欢迎访问,白沙湖景区
白沙湖景区
   景区介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阿尔泰山西南端的中哈国境线、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出境口处。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东面以别列孜克河为界与哈巴河县接壤,南面隔额尔齐斯河与吉木乃县相邻;全团总面积为907.9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86公里,地处祖国版图最西北,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既是一八五团人对屯垦戍边光荣使命的一种豪情,也是一八五团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八五团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眼睛山、白桦林、白沙湖、红叶林、鸣沙山、额尔齐斯河出境口、大萨孜山区牧场等天然景观,更有西北边境第一连、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抗洪守土纪念碑、沈桂寿升国旗旧址、喀拉苏干沟遗址等红色旅游景点。十处景点,风光旖旎,瑰丽多姿,景色独具;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诸多天南海北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许多国内外到此旅游的客人发出了“西北边陲景宜人,疑是江南又一景”的感慨。


 

    鸣沙山

  位于中哈边境桑德克1.5km,处,距团部北约15km;地理坐标东经85°41′,北纬48°20′附近,景区面积约493.72hm2。

  鸣沙山是一片连绵起伏的沙山,远远望去与其它地区的沙漠别无二致,除了生长着少量沙生植物外,只剩下满眼无尽的黄沙;然而当你置身于其中,你就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阵阵微风吹过,沙子如水般流动,发出雄浑低沉的声响,由此得名“鸣沙山”

  鸣沙山长18公里,平均高235米,细密洁净的白色沙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顺着沙山向下滑行,犹如奏响一曲雄浑的交响曲,十分壮观。景区紧挨着中哈界河,兼具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汇聚了沙漠绿洲、军垦文化、边境旅游、沙漠运动等旅游资源。随着阿黑吐拜客口岸的即将开通,景区具有极大地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

鸣沙山位于一八五团十连境内,鸣沙山,顾名思义,就是会发声的沙子堆积成的山。说是山,其实也就是一大堆沙子而已,它的魅力就在于会发声和堆积在这里的沙子历经无数风雨,既没有向四周扩散,也没有被绿色植被所吞噬,而是经攀登沙山的人踩动划下后会慢慢缩回去,到过这里的游人都感触到鸣沙山是一座“会唱歌的山,会奏乐的山”。其发声原因尚未得到证实,但鸣沙山所发出的轰鸣声是无可争辩的,如不少游过敦煌鸣沙山的游客在游过本旅游区鸣沙山后都纷纷反映其鸣响之声远远大于敦煌鸣沙山。同时,游客还可眺望对面哈萨克斯坦的异国风光。或许正是因为鸣沙山有这样的功能和它特有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每年夏秋各地游人都会三五成群地来到鸣沙山一游,当人们看到灿若黄金,软若绸缎的沙山时,当即脱去外套,有的人干脆连鞋袜也不要,光着脚板,踏着细软的沙丘,由下而上,向峰顶攀登,甚至手脚并用,气喘吁吁,浑身冒汗,也要亲身感受爬沙山的惬意。

 

心灵天堂---白沙湖

白沙湖,位于一八五团三连境内,距离团部25公里,西北距中哈边境2公里,有公路相通。位于沙漠之中,海拔650米,被称为“沙漠奇景”。白沙湖南北长约2100米,东西宽1300米。白沙湖仿佛从天而降的一池碧水一般,点缀在沙山之中,由于湖泊周边多为呈现白色的沙丘,故得名为“白沙湖”。

白沙湖的景致构成十分独特,其湖心野荷浮面、莲花盛开;湖周芦苇丛生,湖岸有高大茂密的银灰杨、额河杨、欧洲山杨、白桦树、野山楂、野石榴、爬地松、千层皮等高寒高纬植物。每逢6、7月间湖中莲花盛开,野鸭、鸿雁、灰鹤游弋其间,风光无限;金秋十月,这里层林尽染,红、黄、绿树映衬,碧波荡漾,散发着阵阵芳香;

五彩植被倒映湖中,层层叠叠,交相辉映,似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天然画卷,让人流连忘返,醉然其中,疑是江南美景。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到此安营扎寨,停歇饮马。故被誉为“成吉思汗”的饮马池。

有人把白沙湖称为“仙女湖”,犹如人间仙境,妙不可言;也有人把她称之为“处女湖”,久居深闺,姿色万千。

白沙湖地处沙漠,又无进出水口,但湖水却不因季节变迁而增多或减少,被人们称为世界奇观。

 


 中哈友谊---西北第一白桦林

185团境内有一片长势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林中笔直的树木,犹如一个个哨兵,屹立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守卫着这一片国土。林中树木为白桦树,因此得名“白桦林”。景区保持了相对原始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具有浓厚的“西北桦林风情”。

 

白桦林位于一八五团三连境内,是我国版图西北最大的天然生长的白桦林带,被誉为“西北第一桦林”。白桦林面积约300公顷,生长于阿拉克别克界河沿线;桦林内白桦,笔直耸立,腰围纤细,宛如披着白纱的少女,风姿绰约。令人震撼的是,白桦树很多是双生的,犹如谈情说爱的少男少女,若即若离,娇羞妩媚。

白桦林内野花盛开,树木葱郁,碧草连天,五彩斑斓,各种野生菌类雨后竞生;这里四季游人不绝,春夏两季林中绿草如茵,野花点缀,蜂飞蝶舞;秋风送爽,桦叶染黄泛红,林中落叶铺地,与银白的树干,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俨然一幅五颜六色的油画,引来众多的摄影师、画家在此捕促美好的瞬间;冬季银雕玉琢的白色世界又成为人们踏雪寻幽的好去处。

 



天边的“西北边境第一连”

位于一八五团最北边的一连,距离团部35公里,紧邻中哈国界线,连部居民点距国界线最短距离不足1300米,连队耕地距国界线不足20米,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西北的一个连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被人称之为“西北边境第一连。

特殊的地理位置,戍守着一群特殊的军垦人。这里不仅是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还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先进文明村镇”。西北第一家、军垦人旧居、军垦第一井、团史馆、沈桂寿升国旗旧址、前苏联直升机降落事件等大事记是开展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深受教育、启迪,不但对兵团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感动,而且尤其对一八五团人“立足边境、自强不息、团结实干、敢于争先”的奉献精神所感染。他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两代军垦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忠实地履行着屯垦戍边的神圣使命。

前国务院一位领导到此视察时,曾动情地说:不要说给国家上交多少粮食,创造多少利润,只要在这里生活着,就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

 

 

 

永不休息的哨兵---眼睛山

眼睛山,位于一八五团一连东面,这座山耸立于连绵的沙漠之中,高大险峻,气势巍峨;奇妙的是:在这座山的半山腰处生长着两丛翠绿的爬地松,相隔5米,而且均成圆形,远远看去就像人的眼睛一样,鬼斧神工、炯炯有神,因而得名“眼睛山”。由于该山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遥遥相对,来此采访的各大媒体称之为“祖国的眼睛”。

据连队的老军垦介绍: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这两丛爬地松长势不算茂盛,像似两眼圆瞪,犹如屯垦戍边的军垦战士,警惕地注视着对方,没有丝毫的松懈。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哈关系的缓和,这两只眼睛,让人觉得有一只慢慢合拢,另一只依旧,看起来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神奇逼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位于一八五团十连以北,桑德克龙口处,距团部10余公里,紧邻界河,有一座哨所,是一八五团民兵为更好的完成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而建设的,有一旧一新两座20米高的瞭望塔,供民兵值勤守卫之用,当地人们都称之为桑德克“民兵前哨”,由于这里常年驻守着一对守水的民兵夫妇,因而人们又把它称之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国土在我心,守土寸如金”。这是一八五团人始终如一的守边理念。在辖区内有团场实际控制面积为55.5平方公里的国土是中国与前苏联争议地区中,唯一由我国实际控制的地区。可就这看起来不起眼的55.5平方公里,在一八五团人心里,那是比生命还重要。

这对守水的民兵夫妻就是马军武、张正美夫妇,他们俩是一八五团水利林业站职工,于1988年界河决口、抗洪守土后到阿拉克别克界河守水、护边、护林的,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他们所住的桑得克民兵哨所距离界河仅5米,是我国距离国境线最近、最前的唯一的一个夫妻民兵哨所。他们远离闹市人群,耐受孤独寂寞,就像共和国钢铁边防长城上的一块坚强基石,用理想和信念铸就出普通人的高尚、彰显着平凡中的伟大!


 

 

庄严的抗洪守土纪念碑

抗洪守土纪念碑,位于一八五团十连境内的阿拉克别克界河边,景点内伫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是为纪念一段可歌可泣的抗击洪水守卫国土的事件所建立的,碑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饰各色瓷砖,底座为两层正方形,主体为两三角形支柱互为犄角之势上,寓意众志成城,碑体上书“抗洪守土纪念碑”七个金色的大字。

   1988年4月,由于春季大量的冰雪融化,洪水急剧暴涨,就像脱僵的野马奔涌而下。当时的阿拉克别克界河护岸均为简易土质堤坝,再加上对方哈萨克斯坦国地势高于我国领土,而且植被茂盛,肆虐的的洪水一浪高过一浪,猛烈地冲刷着界河我方堤岸。一天夜里,特大洪水势不可挡地冲毁了大堤,向一八五团10连、9连、团部方向滚滚而下,一时间,大片的田地、草场、房屋有的被洪水淹没,有的被围困其中。按照国际惯例,国界在两国界河中心,如果阿拉克别克界河改道,那么包括一八五团机关、医院、学校在内的55.5平方公里国土,很可能非我所有;紧急关头,一八五团干部职工全部出动,农十师其他团场和边防部队也赶来抗洪守土,奋战了8天8夜,终于让河水重归故道,没让一寸国土流失。如今为纪念这次壮举,在当年洪水决口处建起了这座抗洪守土纪念碑。(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同期声:这座纪念碑碑体呈“人”字形,象征军民众志成城战洪魔、守国土;整个碑体总高度6.218米,底座高1.988米,喻示洪水发生在1988年,从底座到“人”字形碑体高度为4.23米,表示洪水发生时间是4月23日,纪念碑碑文高1.85米,代表在特大洪水面前,一八五团广大干部职工爱国戍边、守土如金、责任如山的国土意识和坚定信念。)

抗洪守土纪念碑也是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个人、集体组织到这里参观旅游、接受教育的人源源不断。

 


 

沙漠火焰---红叶林

红叶林,位于一八五团二连境内的沙漠之中,其树学名为“欧洲山杨”,是世界珍稀树种,在西北高纬地带独有;每到金秋时节,树叶会变成火红的颜色,故命名之“红叶杨”。面积有600公顷。春夏时节,“欧洲山杨”枝干呈银灰色,树叶婆娑碧绿、遍布沙漠、丘陵。金秋时节,临近十月,“欧洲山杨”经过深秋季节低温和秋霜的“洗礼”,树叶由绿变红,红艳满山;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在沙漠中似红霞萦绕,情趣盎然;轻风吹拂,摇曳的片片红叶,好似一团团火焰在熊熊燃烧,又如一张张合拍的手掌,庆祝着祖国的生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成为众多画家、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如画的大萨孜山区牧场

大萨孜山区牧场,位于一八五团八连以东,距离团部150公里,在海拔950米连绵起伏的阿尔泰山脉之中。这里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空气氤氲,一望无际的牧场碧草连天,笔直、婆娑的松树直冲云霄,各色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点缀其中,与憩息、悠闲的牛羊,交织成一幅巧夺天工的美丽图画;形状各异的石头,体现出大山的高峻;体态逼真的树木,焕发出大山的灵气;高空中盘旋的雄鹰、乖巧玲珑的动物、善良好客的哈萨克族牧民燃起炉火,熬上飘香的奶茶,聪慧的哈萨克族小姑娘跳起民族的舞蹈、、、、、、

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人,这里的牛羊,仿佛都生活在世外桃源,构成了西北边陲一道靓丽的风景。


 

额河第一湾---额尔齐斯河出境口

额尔齐斯河沿岸风光优美,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去处,是观光摄影、餐饮、野炊的好去处。额尔齐斯河从一八五团南部静静的向西流过,流向哈萨克斯坦。这里河道宽广,水流平缓,周边植被茂盛,景色极其优美。额尔齐斯河一路奔流向西,在六连北湾拐弯并流向境外,故得名“额河第一湾”。

额尔齐斯河出境口,位于一八五团六连境内,距离新建的额尔齐斯河大桥2公里。这里水势浩荡,年径流量高达11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5.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经过千回百转,由此出境哈萨克斯坦;该处河面宽广,银波翻腾,巍巍壮观,两岸生长着额河杨、胡杨、青杨、黑杨、银白杨等上百种杨树;河内有银鲫、鲤鱼、哲罗鲑、白斑狗鱼、东方真鳊、长领白鲑等30余个冷水鱼种,岸上各种野生动物繁多;风光旖旎壮美,有很高的科考、漂流、旅游价值。

新建的额尔齐斯河大桥,像一条天堑,横跨南北,气势恢宏,联通吉木乃外贸口岸;站在桥上,纵观河水,滔滔汹涌,滚滚西去;仰望大桥,看似一道彩虹,凌空飞跨,两岸风光无限;是人们休闲、娱乐、垂钓的理想去处。


 


文明旅游 幸运星期三本周幸运票
免费票0
特价票0
优惠票0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www.tianxiaqig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4000857号-2